Written by 演講採訪, 酒糟肌

聯合報 | 鄭惠文醫師:長時間用電腦,皮膚炎上身

 

 

【聯合報/吳靜美】

 

小周(化名)右手掌外側出現片狀紅色脫皮斑塊,奇癢無比,他平時不做家事的,但經常上網、玩電腦遊戲,平均一天與電腦接觸至少六、七小時,醫師研判他患了手部濕疹。

小萍(化名)負責電腦文書處理,她一直臉部紅、癢,容易紅腫刺痛、局部有丘疹,嚴重時甚至有膿疱發生,吃藥、擦藥都不好,反覆發作。電腦族也有皮膚問題,小心發生皮膚症候群。

 

書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鄭惠文指出,小周的病況可稱為「電腦掌」,與使用電腦習慣、流汗、反覆磨擦等有關。小萍則屬於「螢光幕皮膚炎」,是刺激性反應引起的酒糟性皮膚炎,有研究認為可能與電腦螢幕產生的靜電或低劑量電磁波等,造成粉塵漂浮密集,對臉部皮膚造成刺激有關。

 

患者謝小姐昨天也現身說法,她本來就是過敏體質,臉部容易泛紅,季節交替時容易乾燥過敏,但最近症狀特別嚴重,兩頰、嘴唇周圍,都起疹子、脫皮、泛紅,後來才發現可能是她最近每天用電腦八、九小時,讓她症狀加劇。

 

鄭惠文說,門診手部濕疹或酒糟性皮膚炎患者中,約一成與電腦有關,電腦掌、滑鼠指、鍵盤腕墊皮膚炎、螢光幕皮膚炎並不少見,統稱為「電腦族皮膚症候群」,通常異位性體質、敏感肌膚者,較容易罹患。她表示,這類患者,使用電腦並非唯一致病因素,但長時間使用電腦卻可能使症狀更形惡化。

國外文獻上也有不少與電腦有關的病例,例如每天泡網咖的男子,雙掌出現紅斑、小血管擴張,甚至有出血現象,雙掌變成「紅血掌」,醫師研判屬手部早期壓瘡。還有一名女子,最近公司換了一批新電腦,不久後女子手部即出現許多小水泡、甚至濕爛,臉上也出現的紅色丘疹,醫師診斷對新電腦的某些材質過敏。

鄭惠文表示,皮膚炎的主要原因,與長時間使用電腦、不良使用環境(如流汗、不當的使用壓力及經常性磨擦等)等,或因體質對電腦相關產品中的成分或產生的靜電敏感等有關。

她說,這類患者除藥物治療外,使用電腦的環境最好通風、不使手部經常磨擦、常變換姿勢、每卅分鐘做手部運動、與螢幕保持四五十公分以上距離等,並保持螢幕清潔,也可在臉上手上擦溫和保濕乳液等。

 

資料來源:全國不動產網0094/12/22

 

諮詢專線
門診預約
Messenger
LINE